王海滨 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马瑞燕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当前我国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今年,马瑞燕代表带来了《关于设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行的“国家技术创新基金”的建议》。
马瑞燕认为,科技创新体现在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已建成了较完善的科学研究资助体系,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又有覆盖广大科学工作者,高品质运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技术研发的资助体系中只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尚缺乏与自然科学基金并行的覆盖广大应用技术研发人员的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分布在各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的大多数,由于缺乏资助,科技创造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众多的未列入国家重大需求的民生实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滞后。
马瑞燕介绍,我国正从小康社会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每年毕业近千万大学生,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才资源。在现代化过程中,除了事关国家大计的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核心技术外,各行业各领域涉及支撑中小微企业革新,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工作时间,提高生活品质等的成千上万的实用技术。国家没必要也不可能具体规划这些种类繁多的技术,而分布在大中小微企业、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甚至民间的广大技术人员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可在这些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需要给予这一广泛群体的以自主申请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资金支持,激发全社会的技术创新热情,推动我国向技术创新型国家迈进。
马瑞燕表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优化了科研环境,受到广大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认可。她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成功模式为“国家技术创新基金”提供了榜样。自然科学基金涉及范围广,为各领域科研人员自主创新提供了平等机会。自然科学基金特别是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地区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和地区合作基金等系列,只要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需求宏观指导的要求,都可依兴趣自主申请。
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过程流程在阳光下进行,公开公正。自然科学基金从组织机构建设、申请程序、经费的使用和发放,以及监督保障机制均有相关规章,做到全部环节有章可循。在项目申请的过程中,自然科学基金严格遵循信息公开、评审回避、保密等要求。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无固定数量限制,有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对此,马瑞燕建议,设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行的“国家技术创新基金”,既能弥补我国技术领域创新不足,又能激发社会创新主体才智,同时,技术基金的成果,可更直接、更快速直通车式地转化到社会生产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借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模式和管理方法,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在国家需求的宏观指导下,面向全国从事实用技术研发的广大科技人员自由申请的创新研究。建议设立的国家技术创新基金,根据学科分门别类编制指导性指南,体现国家需求,研究人员在符合指南的情况下自由申请,也可分不同的类型,如青年、面上、重点、国际合作、人才等类别,也可设立专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引导专项,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也可分档,以30~300万元为主,周期以3~5年为主,鼓励大中小企业联合国家基金委共同出资,出台类似地方联合创新基金模式的“国家-企业联合技术创新基金”。评审和管理程序可大力借鉴自然科学基金有关方法和经验,并体现应用技术创新特色。
可以将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中不需要联合攻关的民生项目转为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项目中,除了国家主导的工程类项目,如航天、大飞机等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密切结合在一起联合攻关外,多数民生领域的技术创新研究,不需要大规模联合攻关,适于通过自主协作方式协同创新,民生领域的重点和重大项目可显著压缩。资金不足部分还需要财政投入。
资金要面向全国各类地区和人才。民间有高手,大众能创新。不要太拘泥于教育背景、论文背景、单位背景,只要创新思路,解决问题。借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模式,专项研究细化政策、指南与分门别类,要有可持续性,鼓励可持续的稳定研究。
可以仿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科技部下单独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委员会”,也可以将现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改制成为兼具管理“自然科学基金”和“技术创新基金”的“国家科学与技术基金委员会”。
关键词: 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