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这里气候寒冷,气温最低时达零下40℃,可以说是呵气成冰。我们经常要到室外工作,面临极寒温度的考验,有时雪下得比较厚,走起来冻手冻脚。当使用石墨烯发热产品,手套、围巾和袜子等,迅速就感到温暖了,特别是将冻僵后的手放进手套里,一分钟以内就暖和起来;将这种发热产品用于室外设施,还可以保障设备顺利运行。”2月17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的“科技冬奥企业行”大型主题活动——石墨烯加热技术应用中,一位张家口崇礼冬奥核心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向记者表示。
那么,在北京冬奥会中,石墨烯技术如何做到迅速加热,温暖如春?
只见工作人员将一块由石墨烯柔性发热材料AIHF艾弗制成的“布”先是用剪子剪了几道,然后揉成一团放入水中,拿出后插上电,居然这块“布”还能导电,而且检测仪器显示,其加热性能丝毫未减。这一幕是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ka爱家科技)工作人员在现场所演示的。
据了解,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爱家科技承担了科技冬奥“低温环境石墨烯智能发热产品及热力保障应用”重点课题专项研发工作,如今实现了课题成果在北京冬奥会上的应用转化。
据了解,石墨烯是目前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在通电的情况下,由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可以很好地被人体接受,产生由内而外的温暖。
“为服务和保障本次冬奥会,我们采用了全球领先的石墨烯纺织物柔性发热材料。这是一种以纺织物形态、兼具卓越发热效能及高效能量转化的新型材料,针对冬奥会,进一步升级并研发了第二代石墨烯纺织物柔性发热材料,摆脱对基材的依赖,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分散液辅助工艺加工,做成了一块能够发热的‘布’。这一创新性的技术让石墨烯纺织物柔性发热材料拥有出色热传导性能的同时,还兼具普通布料所具备的耐水洗、柔软、轻薄舒适和耐用等优势,可反复水洗、揉搓和剪裁,而不会影响功效。”中国航发石墨烯材料冬奥专项项目负责人、爱家科技董事长陈利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此次北京冬奥会提供保障的石墨烯发热技术及产品,已全面通过验证,从服装服饰、冬奥特许商品、加热座椅、地毯、赛场专业设备低温保护等多方面,实现了石墨烯低温柔性发热保障功能,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成功应用在多个品类项目,为“科技冬奥”“低碳冬奥”贡献一份科技力量。在晶莹的冬奥冰雪中,散发出石墨烯的科技温度。
陈利军表示,“我们用这种材料制作成石墨烯加热冰墩墩暖手宝、石墨烯加热服饰、石墨烯加热云转播包等产品,作为爱家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石墨烯热管理材料,不仅为冬奥会提供安全舒适的热力保障,也彰显出我国科技企业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
冬奥会开幕以来,除了冬奥服装之外,受到全民喜爱的冰墩墩,也有石墨烯技术的赋能。2020年11月11日,石墨烯冰墩墩暖手宝,获冬奥组委批准上市,石墨烯冰墩墩暖手宝具有45℃、55℃两档温度调节,科技加持的冰墩墩,不仅萌萌的,还能给你温暖。石墨烯技术在冬奥会特许商品的首次应用和尝试,也让冬奥特许商品充满科技感。
本届冬奥会能够坐在家中观看到精彩的比赛,离不开云转播技术。在冬奥场馆和比赛现场极低温环境下,为解决云转播设备低温环境正常工作的难题,科研人员研制出石墨烯低温保障方案,应用石墨烯柔性发热织物材料的云转播背包(含有石墨烯加热层、保温层),可以瞬间产生50℃的升温,配备低温电池,以保证在零下20℃环境下,云转播设备既可方便携带、轻量出行,又能有效应对低温挑战。
陈利军表示,未来,石墨烯柔性织物低温环境智能发热技术还将在汽车热管理系统、低温环境特种加热服装服饰、医疗健康装备等领域大有用武之地。他们会努力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全民共享应用在冬奥中的“黑科技”成果。
关键词: 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