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巴村里幸福景

时间:2022-01-29 15:11:10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卫洁

1月28日,雪下纷扬,气温骤降,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关巴村驻村书记杜世勇正为春节忙碌着。

这是杜世勇来到关巴村的第一个冬天,即将来临的春节也是他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年。关巴村曾是贫困村,2017年年底33户村民如期脱贫后,全村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逐步向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迈进。

接地气摸实情 心系村民解民忧

杜世勇于2021年7月被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选派到关巴村开展帮扶工作。如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在关巴村落地见效,对于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初来乍到,村民们期待着新驻村书记能给村里带来大变化。

为摸清情况、取得村民信任,杜世勇开始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吃住都在村里,从摸清贫困人员底数、资产资源底数、贫困家庭基础设施底数等多个方面入手,一个月便全面掌握了关巴村现状。在关巴村农村合作社养殖场、田间地头、每一座院落,通过详细了解和掌握关巴村的产业经济状况及每家每户外出务工情况,杜世勇的心中也逐步勾画出了关巴村新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勤联系、勤登门、勤帮忙、勤接济、勤跑腿、勤交心、勤问候”等方式,很快掌握了村情民意,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走进关巴村的家庭牧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只肥硕的种羊活蹦乱跳。“今年我的收入又增加了好几千元,这得感谢我们新来的杜书记!”养殖户马志袁脸上难掩笑容地说。前期,由于村民缺乏养殖技术,杜世勇与村两委联系培训机构对村内3名人员养殖培训,利用现有的牛棚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现全村养牛40余头,年收入增收20余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岗位6个,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谋良策出实招 找准振兴新出路

“只有根据关巴村的实际情况,找准产业发展项目,才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1月2日,在关巴村委办公室,杜世勇和村两委讨论着如何发展该村产业,让老百姓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通过集思广益,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关巴村将依托沿黄等自然资源,发挥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地理位置等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户外游乐、民宿餐饮等旅游项目。

通过与县、镇政府沟通汇报,力争关巴村在2022年列入乡村振兴示范村,争取项目投资1000万元在关巴村落地实施;利用关巴村天然泉水的自然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开发饮用矿泉水等项目;通过与邻村合作,利用阿河滩村已形成的旅游优势为基础,在关巴村建设游乐场等项目。

同时培养和扶持关巴村致富带头人、土秀才、田专家,发挥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关巴村民共同致富。提炼总结关巴村文化内涵,通过宣传栏、文化墙等形式营造文明和谐富裕的关巴村。

村情让杜世勇意识到,要带领村民“闯”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组织振兴是关键,要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确立了“三抓三提升”的党建思路,即抓村“两委”班子建设提升战斗力、抓阵地建设提升凝聚力、抓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向心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关巴村党支部的活力。

“板凳课堂”展身手 全会精神入心间

“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啊,农村变化会更大,咱们以后会用上水厕、取暖会用太阳能、村子里也会建加工厂,不用外出打工啦。”1月21日,杜世勇在村内向村民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说。

为把全会精神送到农村,送到村民身边,杜世勇采取“板凳课堂”的形式,将课堂搬到农户家,用更通俗易懂、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语言,将学习全会精神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人居环境、创业增收等融会贯通,让最基层的老百姓了解党和国家的动态发展。

“杜书记的一字一句,听得我内心很振奋,也很激动。现在村里头吃穿不愁,家家都住上了好房子,我们在学习全会精神的同时,还能了解惠民政策,幸福好日子还在后头咧。”村民感慨着。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几个月的乡村基层工作,杜世勇深深爱上了关巴村这片土地,熟悉而蜿蜒的乡村道路,可爱淳朴的村民,都让他深深留恋着这个村庄。

“新的一年,我的责任就是能够把村子建设得越来越好,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也舒坦。”杜世勇说。

杜世勇在马二乙布家看望老人身体情况。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供图

关键词: 村里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