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点评!院士专家聚焦海洋装备,描绘未来动力能源发展蓝图

时间:2022-08-26 21:02:14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在绿色低碳背景下,未来海洋装备发展的关键在于动力能源转型。减碳降碳新装备的创新和研发是未来二十年全球海洋装备竞争的重点领域,而动力能源变革则是其必然选择与核心挑战。8月26日,“海洋装备动力能源变革”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暨第二届海洋装备发展战略论坛在沪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上海市等相关部门领导、40余位院士、中国船舶集团以及国内50余家海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专家2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高端论坛。

论坛现场。上海交大供图


(相关资料图)

论坛设立海洋绿色燃料与动力装备、海洋核动力能源、海洋与气候变化、海洋新能源与电力驱动、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海南省深海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双碳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7个平行论坛,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丹麦、奥地利等7个国家的70余位高层次专家云集,围绕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海洋装备动力能源、船舶与海洋装备发展新技术等方面展开了高水平的互动交流。

来自中国工程院的杜祥琬、李家彪、周守为、于俊崇、黄震、严新平、邱志明等七位院士及其他三位嘉宾分别做大会主旨报告。

杜祥琬院士表示,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目前仍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综合效率偏低等问题。他提出了节约提效优先战略、能源安全战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战略、再电气化战略、资源循环利用战略、固碳战略、数字化战略和国际合作战略等八大战略,并表示要进一步建立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机制,建立健全减污降碳统筹融合战略和规划政策,完善碳交易制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黄震院士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船海动力能源变革》的报告中论述了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并提出可再生燃料将与零碳电力形成二次能源脱碳的重要组合,将为船海动力低碳和零碳发展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报告还介绍了从绿电制取的可再生燃料氨、甲醇、二甲醚等在船海动力应用前景。

中船第七一八研究所在海洋氢能方面多年来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据中国船舶第七一八研究所所长李俊华介绍,海洋氢能将聚焦海洋氢能核心技术研发和先进装备制造,以中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目标,以建设海上能源综合供给平台为路径,分阶段实现氢能绿色生产、规模储运和转化、高效利用相关海洋装备和系统设备的研制与示范应用,推动海洋氢能产业向规模化、商业化迈进。

严新平院士表示,内河航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紧迫的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近年来,绿色动力、绿色推进、能效控制、港口岸电、太阳能光伏等绿色技术取得了突破,实现了工程示范,助推内河航运“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发展。

当前全球船舶工业能源动力变革已从政策激辩、技术评估、产业准备进入到商业应用阶段。技术准备需要服从商业选择。产业竞争是集政策、技术、业态以及其他支持资源等综合能力的体现。“中国造船业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站在更高处找到由大做强的新路径。”中国船舶集团科技委常委、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说。

邱志明院士认为,近年来,军事智能技术在海战装备中应用研究迎来新一轮高潮。需要围绕实现海战装备智能化发展近中远等阶段目标,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泛在、渗透、快变、颠覆等典型特征,从夯实发展基础、建强关键技术、加快创新应用三方面同步发力。

本次论坛聚焦海洋装备工程科技的前沿理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涉及海洋观/监测技术、海洋装备智能化发展、海水提锂等议题,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中国海洋装备工程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协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