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记者 韩荣
“十年来山西优秀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支撑产业升级。例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面向经济主战场,碳纤维、手撕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高速动车组轮轴制造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9月22日,在“山西这十年”科技厅专场发布会上,山西省科技厅厅长卫英慧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科技工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等五个方面取得成果,全省科技创新事业迈上新台阶。
卫英慧介绍,十年来山西省科技系统以创新牵引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全力增强创新驱动的源头供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十年间共获4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仅2021年就有10项。
为引导全社会参与创新,山西省科技系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十年来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年度支持资金总额和项目数量均实现翻番。
“其中,省科技重大专项以‘揭榜挂帅’为牵引,累计实施67个重大项目揭榜招标,投入财政引导资金约4.39亿元,带动超过3倍的社会资金投入。”卫英慧说。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山西省创新平台建设跃上新高度。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为标志,首次实现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卫英慧介绍,十年来山西省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增长1.6倍,达到8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数量增长5倍多,达到117家;新建成省技术创新中心33个。目前山西省构筑了实验室为主体,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
在创新主体培育上,山西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类施策,给予从入库指导到税费减免,再到项目支持的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撑,帮助企业在创新中加速成长。
数据显示,十年来,山西省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增长了1.25倍,占全省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连续6年超过80%;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幅超过13倍;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数量增长超12倍,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72家,形成了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卫英慧介绍,十年来山西省科技系统不断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围绕激发人才活力,持续推出科研人员“减负”1.0、2.0、3.0升级版,同时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三权下放”,其中成果收益奖励比例由50%提高到70%。
“通过推进科技体制重构、运行机制重建、部门职能重塑,初步实现了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从管理机构向作战队伍的转变。”卫英慧表示,站在新起点上,山西省科技系统将围绕山西产业转型、数字转型,突出国家所需、发挥山西所能,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