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9月14日,“两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专场)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召开。
“两区”指的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发布会上,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仁全表示,2020年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昌平区以“两区”建设为牵引,强化“五子联动”,深化改革开放,聚焦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创新硕果累累、发展生机勃勃,主要实现了“四个新突破”。
(相关资料图)
一是强化政策赋能,开放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昌平“两区”建设首批63项制度创新任务全部完成,并围绕生物医药优势特色领域形成了一批首创性成果。今年以来,围绕全链条集成创新,推出新一轮“两区”建设128项任务清单,实施率达到75%。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两年增长50%以上,2022年1-7月,自贸组团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区的97.8%,“两区”建设驱动地区开放发展成效更加凸显。
二是强化项目赋能,产业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昌平区借助“两区”政策优势,强化招商引资,聚力项目推进,服务产业发展。两年来,“两区”建设入库项目累计达到520个,预计投资额达到788亿元(不含已落地项目资金),市场主体年均增速达到12%,提前完成3年发展目标,推动颖泰嘉和等8家企业上市,打造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是强化服务赋能,市场主体感受度取得新突破。昌平区以“两区”建设为牵引,打造了一套具有昌平特色的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与满意度。在重大项目服务调度、科技服务、服务企业发展、人才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今年以来,主动对接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帮助企业获批了日本等国家RCEP原产地证书,其中福田拿下北京首份对马来西亚RCEP原产地证书。
四是强化生态赋能,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昌平区立足科技创新片区功能定位,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成功举办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新药创始人俱乐部年会等系列活动。两年来,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全面激发,全区科技创新呈现出“井喷”态势,新增专利授权年均增长20%以上。自2014年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开启以来,昌平区获批上市的创新器械达到21个,占全国的12.1%。
荷塘生华战略信息副总经理郝国舜介绍,得益于昌平“两区”建设快速发展,昌平区政府及各委办局提供的资金、政策、协调各种资源形成产业链的正向循环等支持,全面落实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推进过程中的昌平任务,清华工研院围绕基因与细胞治疗、抗体药等前沿领域的CDMO平台稳步建设并投入使用。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鹏程、副总经理江茂华表示,昌平区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与前瞻性,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引领和支持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通过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加快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重大突破,支撑生物经济创新能力提升。昌平“两区”建设成果非常显著,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都有了全面提升。
杨仁全表示,下一步,昌平区将坚持把高水平开放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开放,全力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增强“两区”建设显示度,将生命科学园打造成为领先的科技园区。
(“两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供图)
关键词: 北京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