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8月25日,《中国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苗先锋解读了《报告》。苗先锋指出,全球高值耗材增速快于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而中国市场增速快于全球,其中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耗材为主要细分领域;我国三类高值耗材国产获批能力增强,新增趋势向好;血管介入类投融资领先优势明显,介入瓣膜、神经介入等细分赛道受资本青睐。《报告》建议,高值耗材集采步入常态化,企业需要具备适应高值耗材集采政策发展的能力;要关注高值耗材发展的前沿技术,特别是可生物降解材料技术、3D打印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并加大研究支持和项目布局。
当天,四川大学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制品检验中心主任梁洁,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口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胜,迈迪思创董事长兼总经理和潇晨,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苗先锋等围绕“新形势下,我国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产业的机遇和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国高值耗材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医疗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再生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在高值耗材领域获得了较多应用。”梁洁表示,“未来机会还是在血管介入、骨科、神经、眼科、高端口腔材料等领域的高端新材料技术创新,围绕可降解、再生材料为核心的高端材料各细分领域国内企业均存在较好机会。”
曾胜认为在上游材料端,从传统的不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和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往可降解、可吸收材料方向转变是必然的,组织工程材料的也将从科研迈向产品开发;中游方面,各高值耗材细分领域都有较好的前景,尤其是运动医学、神经再生材料、小血管等垂直细分领域;在下游应用端,国产厂商和医院将有更多结合的场景,形成临床需求、材料进步、产品开发的联络闭环,国内相关企业会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和潇晨指出,高值耗材创新是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鼓励创新,对产业升级形成了促进。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材料方面的创新突破,表现在研发与临床结合越来越紧密;二是新应用方面的创新突破,例如其他行业技术转化为医疗行业新应用的创新,比如超声消融技术在心内、肿瘤方面的应用;三是新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比如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方向的创新探索等。
苗先锋指出,国内高值耗材企业未来能否生存下去与企业的产品决策和市场策略息息相关。不断的技术突破是我国高值耗材未来能走多远的关键;企业需进行产业链相关的整合,产业管理者参与度需不断提升,形成多方协同的产业生态;产业基金要加强参与,对中小企业加大支持;产业要素如金融资本要在企业最难的早期发展阶段给予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