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动态丨景海鹏:欢迎各国航天员到中国空间站走一走、看一看<br>——与瑞士航天员尼科利耶对话实录

时间:2022-07-22 17:38:56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编者:日前,中国航天员景海鹏与瑞士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航天员克洛德·尼科利耶(Claude Nicollier),通过互联网进行了隔空对话,跟两国科学家、大学生和公众回忆了各自“印象最深刻”的太空时光。


(资料图)

科技日报独家实录“中国—瑞士空间科技合作研讨会”上这场生动有趣的对话内容,分享他们的梦想、奋斗与期冀。】

场景一:

景海鹏:三次飞天,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梦想

尼科利耶:我很荣幸,在太空维修哈勃望远镜

景海鹏:尊敬的克洛德·尼科利耶先生,您2015年曾经到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访问过。看到您身体很好,精神很好,用中国的成语描述就叫精神矍铄,我们感到很高兴。

我是1966年出生,和克洛德·尼科利耶先生一样在空军当过13年的飞行员。1998年1月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目前在航天员大队已经工作生活了24年。

24年里,我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在刻苦地训练,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梦想。

24年里,我有幸执行了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包括我在内的航天员同事,都在准备或者正在执行中国的空间站任务。

作为一名中国航天员,能在中国的空间站工作、生活、进行宇宙探索,我感觉非常幸福,这也是我的梦想。谢谢。

克洛德·尼科利耶非常感谢我的朋友们,感谢景海鹏航天员,我个人也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和中国航天员、也是我的好朋友景海鹏先生,面对面地做一对一交流。

我非常尊重并且敬仰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尤其是在包括载人航天在内的空间探索方面。随着新的空间站的建立,您一定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成就,为此我想恭喜中国航天局,以及您个人和所有航天员所取得的成绩。

我知道您是中国航天员大队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景先生您在中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可以说是一个斗士了。

过去我也曾经做过飞行员,正如您所说,我也做过一定的训练,包括我也执行过四次短期太空飞行任务。

我想和大家分享几张照片,在1992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执行了任务,之后我参与了多次对哈勃望远镜的维修和维护的任务,还包括对接交互任务和太空行走。

这是我们拍摄的一张非常美的照片,我们实现了太空行走来修复哈勃。

我们在哈勃望远镜上装置一个新的摄像头,这里我想给大家展示一张照片,能够展示出哈勃太空望远镜能够看多远。

我觉得作为一个天文学家,这样的照片令人非常震撼,我个人也深受触动。我看到了星际,看到了近地小行星,我看到了月亮的升起和降落,我深感荣幸能够有这样的体验。 

场景二:

景海鹏:中国载人航天连战连捷,感谢伟大新时代

尼科利耶:太空环境是绝美的,期待中瑞携手合作

景海鹏:利用这个机会,我也想把我这三次执行飞行任务的情况、经历和感受,和克洛德·尼科利耶先生及瑞士的朋友们做个分享。

2008年的9月份,也就是经历了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准备之后,我和我的另两位同事翟志刚、刘伯明一起入选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执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任务。

这次任务对我们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是里程碑式的。4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6月份,我又入选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

与两位同事刘旺、刘洋一起执行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历时13天。这次飞行完美实现了“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从此中国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也有了自己的家,同时也为后续的载人航天飞行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又过了4年,2016年10月份,我再次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梯队,和比我年小12岁的陈冬同志执行了我国首次在轨中期驻留。这次我们飞行了33天,实现了“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完美对接,从此中国在太空也建成了自己的太空实验室。

我也非常有幸成为第一个进入“天宫一号”的航天员,第二个进入“天宫二号”的航天员。“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我们的太空之旅33天,做了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有航天医学方面的、材料方面的,也有为后续空间站建设进行相关验证的,比如说机械臂的操作、太空跑步机的验证,还有在失重情况下人体心血管功能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这次飞行进行了将近40项的科学实验,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后续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好多朋友也问过我,这三次飞行,每次飞行肯定有不一样的感受。确实是,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次飞行是在准备了十年之后、磨砺了十年之后,终于实现梦想。当时确实是非常兴奋,非常高兴,非常激动。

第二次4年之后再次实现梦想、超越梦想,很幸福。不仅自己成为第一个两上太空的航天员,而且能够陪伴另两位同行一起实现他们的梦想,更关键更重要的是能够再次为我们国家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感觉非常幸福。

第三次上太空,三上太空,升华梦想。当时我感觉非常自豪,也非常骄傲。首先为自己能够生逢在一个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也为自己能赶上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而感到自豪。

确确实实,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就不会有中国载人航天的连战连捷,更不会有航天员三上太空的经历,所以我们说要感谢伟大的新时代。

克洛德·尼科利耶我不得不说,太空的环境是绝美的。一方面我感觉到我实现了我的任务;另一方面就像刚才景海鹏先生谈到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站等任务,他是一个领军人物,他感到自豪,对于我来说我能够执行相应的例如哈勃望远镜的维修工作,我也感到非常自豪。

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我终于为人类做了一件正能量的事情,而且我帮助大家了解了相关的知识、传递了信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宇宙,所以我所实现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每一个太空任务的重要基础。

我见证了绝佳的景色,在太空期间,短时间内“到访”过地球的各个角落,我对地球上的生命充满了敬畏,地球非常美,当然生态也很脆弱,我始终感到我们需要携起手来进行合作。

各个国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才需要合作,我们已经与中国在国家层面开展合作了,而且会持续作出贡献,我也非常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中瑞两国通过欧洲航天局,或在双边层面进行合作。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取得了很多航天科技成就,瑞士非常小,在太空技术方面体量也很小,但是我们充满激情和热情。基于此,我们也应该携手合作。我们之前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还要继续推进这样的合作。

场景三:

景海鹏:欢迎各国航天员到中国空间站走一走、看一看

尼科利耶:非常推荐所有年轻人加入这个领域开展探索

瑞士大学生:景先生你好,太空当中有什么让你特别感到惊讶的,就是在训练当中没有准备到的?

景海鹏:确确实实,太空飞行好多是已知的,但更多的是未知的。这就是为什么航天员要探索宇宙,探索地球家园之外的外层空间的原因。

回想三次飞行,确实有好多令人惊奇、惊讶的事儿,好多都是地面没有想到的,没有准备到的。我想到一个故事,在2016年10月24号,一会儿大家就会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吃晚饭之前,地面飞控工作人员通知我和陈冬,说吃完饭之后,要收看一个重要视频。我们吃完晚饭、打扫卫生之后,就开始准时收看重要节目。

我们把显示器打开之后,映入眼帘的画面确确实实让我惊呆了。画面里有好多科研人员的代表、航天员大队的代表,还有我的家人都在现场。

在我们面前有一个巨大的蛋糕,蛋糕上写了一行字“祝海鹏生日快乐”,当时非常感动。接着大家异口同声地喊,“祝海鹏生日快乐”,这个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眼泪哗哗的”,但是在太空眼泪没法“哗哗的”,为什么?因为失重,所以眼泪就沾在眼皮上,沾在眼球上,我不停地擦眼泪,但放在地球上,一定是“眼泪哗哗的”。

接着另外一幅画面——我的同行陈冬从轨道舱飘过来,飘到我面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食品盒,打开之后接着用勺子我们中国话叫“㧟了一勺”塞到我嘴里。

在天上工作很紧张,没有时间考虑生日不生日的,但是我们地面的飞控人员和专家想到了,我的好同事陈冬上天之前就知道我过生日,但保密到现在。

所以当时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估计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关注焦点可能不在于我的生日,可能大家想问你这个蛋糕什么味道?好不好吃?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个细节我给大家做个介绍。

其实,在2012年,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就和欧空局(ESA)和欧洲航天中心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我来之前也做过功课,2013年,欧洲航天中心有几位航天员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进行了一周的学习和训练,而且双方也品尝了对方的太空食品,中国的航天食品也被带到了国际空间站上。

法国一个航天员叫托马斯·佩斯凯,他在空间站上尝了中国的航天食品,据说评价非常高,说“味道美极了”。

这次我的同事陈冬拿来那个蛋糕,就是欧空局给我们提供的太空食品的一种——奶油蛋糕。

大家可能关注味道好不好,就像佩斯凯先生说的,“味道美极了”。

今天,我有几个想法和建议,今天在座都是双方的航空航天方面的青年科学家、科研人员,还有在校的大学生代表,我建议大家能够更加热爱航天、立志航天,有朝一日也可以把你们的梦想带到太空,在天上像我一样,度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生日。

我也真诚地邀请包括瑞士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航天员,如果以后有机会来到中国的空间站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一起执行任务,一起遨游太空,一起探索宇宙。当然还要一起品尝中国的航天食品,我相信,到时候你们的评价跟我刚才说的一样,“味道美极了”,让我们共同期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尊敬的克洛德·尼科利耶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维修哈勃望远镜的时候主要是对哪方面的设备进行了维修?哈勃望远镜没有推进装置,每次您维修之后是否需要调整一下它的轨道?

克洛德·尼科利耶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我第一次去维修哈勃望远镜是在1993年,那是哈勃望远镜入轨3年半之后。它的前置镜形状好像有点异常,必须要装一个光学修正器,让镜片能更好地聚焦,所以第一次维修主要是做光学修正。

我还记得,第一次用左手触碰了哈勃望远镜,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刻。那一刻对我来说是非常荣幸的,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

1994年之后,哈勃望远镜因其很高的分辨率,得出了很多有重要意义的科学结果,它会拍摄行星、彗星、卫星及气体尘埃的照片等等。当然,这个望远镜还可以让我们观察到整个星系非常遥远的位置。为了能够录制得非常清晰,我需要提前几天开始校准。

的确如你所说,哈勃太空望远镜是没有推进装置的,它是在自己的原始轨道。之前是在距离地面600公里高度,现在降到550公里。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它的旋转轮方向,把轮调快一点或者调慢一点,就可以改变望远镜的方向。

当然很多人帮助我们来实现这样的维修工作,我也非常推荐所有的年轻人能够加入这个领域里进行探索。

不管是做规划师也好,技术人员也好,数学家也好,或者有一天,你可以选择让自己成为一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场景四:

景海鹏:希望青年人像蚕宝宝吐丝一样,执着、勤奋和自律

尼科利耶:追梦要努力储备知识,太空探索的未来潜力巨大

景海鹏:“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之后,我跟另两名航天员被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当时主持人就问我们三位,“当时有没有想到,回不来怎么办”。我说,即使我们回不来,我们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谈到对青年学生的寄语,我想分享另外一个故事。在第三次飞行期间,有两个科学实验很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

大家可能在视频上看到过,其中一项太空种菜。我们选了一个生长周期是一个月的蔬菜种子,而我的第三次飞行,需要在“天宫二号”的空间实验室正好也要待一个月。

我们给它营造一个植物生长的必备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每天看着它从菜籽,发芽,一点一点地长大,终于返回之前这个菜长得又肥又状、绿油油的。说实话,当时非常想吃,但是它非常珍贵,最后我们舍不得吃,带回去了,让科学家进行研究。

为什么到天上种菜呢,其实是我们为后续长期飞行进行铺垫的实验。

作为航天员,我们深有感受,长期飞行中航天员最想吃的,是新鲜的水果、新鲜的蔬菜。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我相信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心情愉悦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这就是种菜的意义。

还有一项是“神舟十一号”任务期间养蚕。我不知道瑞士的朋友有没有养过蚕,我小的时候养过蚕,有养蚕的经历。在这之前,我们也是从全国各地广泛地征集和收集科学实验的金点子。最后从成千上万的科学实验当中,选择了来自中国香港的一位同学的创意。

这位同学在地面养过蚕,他当时想,蚕在地面可以生长,可以吐丝,在天上蚕能不能生存?第二个问题是,他想在地面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吐丝成茧,在天上蚕会不会吐丝?第三个问题,他说经过仔细观察,蚕在地面吐丝是有方向的,在天上蚕吐丝有没有方向,方向和地面是否一样?

我们把这位同学的梦想带到了天上。我们从地面将近3000只蚕宝宝当中优选了几十条,把幼蚕带到了天上。我们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养蚕,给它打扫蚕舍,看着它一天一天成长,从幼蚕最后长成5到6公分长。

我展示过,蚕宝宝长的非常可爱。突然有一天它不动了,也不进食了。当时我和陈冬说什么情况,我说蚕是不是晕了。到了第二天突然就发现蚕瘦了,因为不吃不喝。又过了一天看到蚕开始吐丝,再过一天看到蚕被蚕茧束缚了,我们中国汉语成语叫“作茧自缚”。

最后这几只蚕宝宝成茧之后,赶快包装起来,放到一个特制的容器里。33天太空之旅结束,出舱第一时间,我们把蚕宝宝们交给了科研人员,让他们去检测和验证。

养蚕不仅仅是养蚕,特别是把孩子的梦想通过我们的双手变成了现实,也对我们的人生有启迪。

一只蚕吐丝能吐多长的丝?蚕宝宝吐丝的长度可达1公里。我感觉人的这一生要成长、成熟、成才,就像蚕吐丝一样,要执着、要勤奋,就要像蚕“作茧化蝶”一样,要严格自律,实现梦想、超越自己、越飞越高。

克洛德·尼科利耶青年人就是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未来的太空有着无穷的机遇,比如月球南极、小行星、火星以及大行星,这非常迷人。太空探索将会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请大家追逐自己的梦想。

当然,这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如果说大家有激情、有梦想,这个工作就不会显得那么痛苦和艰难。因为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找到真正自己热爱的东西是非常幸福的。

同时,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不管是和地面工作人员的合作,还是对一些深空设备的知识,都必须要有充足的储备来武装自己,当然,也不要忘记享受生活。

整理:房琳琳 宋子嫣 宋娀 刘云超 乔琳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官方微信

关键词: 中国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