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中 金雨丰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7月17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噩耗传来,杨福家生前的学生和同事们沉浸在悲痛中,他们追忆起老校长。
(相关资料图)
杨福家照片。复旦大学供图
终其一生,杨福家同志始终深耕物理学前沿科研,为复旦建设一流大学付出努力。他在原子核能谱学、核衰变分析、离子束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开创了国内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他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启动“名教授上基础课”的计划,积极倡导多元评价体系,鼓励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职业高校等各类高等院校协同发展,推动中外教育国际交流。
追求卓越,深耕原子核物理
1954年9月,杨福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入学复旦,杨福家聆听王福山、周同庆等教授的谆谆教诲,也切身领悟到老复旦的传统——名师上基础课的终生教益。杨福家大四那年,卢鹤绂教授开设了富有色彩的原子核理论课,并担任杨福家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杨福家领略到绚烂的“物理之美”,从此一生钟情并于原子核物理学领域深耕。
1963年9月,杨福家被选派到丹麦玻尔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从事核反应能谱方面的研究。进修期间,杨福家与来自世界各国的50多位学者不舍昼夜地开展科研,仅用一年时间就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验证了研究所两位诺奖学者对一种核运动状态的预言。
在世界一流实验室研学两年,心怀家国的杨福家憧憬着: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让祖国在世界的现代科学殿堂里占据一席之地。
1978年,杨福家被任命为复旦大学原子核科学系系主任,并升为副教授。杨福家的夙愿得以实现,他在复旦、在中国建立起第一流的实验室——“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同时培养了国内第一批实验核物理博士生。
提携后辈,为青年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杨福家最欣赏复旦校训每一句话中的第二个字,博学的“学”,切问的“问”。他认为,“学问、学问,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年轻人要进步,必须要提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提问。”
“我亲身体验到复旦大学有着培养青年人成长、为青年人创造机会的浓厚的政治与学术氛围。我衷心希望,我们能保持和发扬复旦这一优良传统。”杨福家这样说过。
从1993年起,复旦大学就在校内设擂台,让青年教师竞争高级职称,让年轻人可以脱颖而出。不久后,复旦涌现出一批20多岁的教授,三四十岁的二级学院院长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复旦大学教师、干部的平均年龄是当时全国高校中最年轻的。
“老校长提出‘给年轻人机会,给复旦人关怀’的理念,给了当时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崭露头角的机会。复旦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开通了专门渠道,同时给予老一代教师关怀保障。”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金晓峰回忆说。
教学、科研、服务并重是杨福家倡导的作风,也是他本人身体力行践行的理念。他要求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启动了“名教授上基础课”的计划。杨福家本人的课堂也深受学生欢迎,编写的教材《原子物理学》至今仍是国内相关专业教科书的几乎唯一的“标配”。卸任复旦校长后,时年六十多岁的杨福家仍坚持为2000级本科生讲授了一个学期的原子物理课程。
杨福家担任校长期间,复旦大学围绕着本科教学做了一番变革。在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看来,这一系列举措在20世纪90年代堪称“石破天惊”,而复旦的本科教研,也由之布下了若干“先手棋”。
1998年,复旦大学参与了李政道先生设立的“政学者”计划,开始了本科生的科研学术计划。这是国内第一个在本科生中以“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为模式的科研计划。其目的不是让本科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而是让学生全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复旦大学在“政学者”计划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望道”“曦源”等项目供本科生参与,进而完善为“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体系。
中西贯通,合作办学先行者
2021年7月10日,已感身体不适的杨福家坚持主持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生毕业典礼,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典礼上讲话。作为这所大学的校长、奠基人之一,他参加了几乎每一次大型典礼。
在宁波,杨福家自复旦任教起融贯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新的实践和成果。
“在‘以生立校’的教育理念上,我和杨先生完全一致。”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徐亚芬回忆,学校创立前,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急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而中外合作办学尚处在一片空白之中。2003年,时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迎来了徐亚芬团队的连夜到访,一拍即合的他们当即决定携手筹办宁波诺丁汉大学。
“学生的头脑不是盛放知识的容器,而是待点燃的火种。”杨福家生前多次分享他的教育理念。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他亲自阅览并回复学生的来信,让学生走上课堂讲台,开展小组合作调研,鼓励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徐亚芬介绍,学校接待厅上曾有一句标语“一流的学术造就一流的人才”,经杨福家的建议改成了“一流的学术成就一流的人才”。从“造就”到“成就”,正是从批量生产毕业生的模式转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舞台,这与“点燃火种”的理念一脉贯通。
“杨先生是一位精力旺盛、平易近人的学者,不管面对管理人员、教师、校工还是学生,他总是十分亲切。”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沈伟其介绍,杨福家还专门捐出个人积蓄成立了“梦想奖学金”,激励在第二课堂等方面表现出优秀潜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