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相关资料图)
清晨,迎着第一缕朝阳,被鸟鸣声唤醒;夜晚,听着稻田里的蛙声、蟋蟀声入眠。61岁的天津宁河区七里海镇任凤庄村村民杜乃合过上了理想的晚年生活。
经过天津市实施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的七里海湿地重回“宁静之美”。
七里海湿地也再次慷慨地回馈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杜乃合的稻蟹混养产业,不仅把“七里海河蟹”的传统美誉延续,还收获了纯绿色、无污染、高品质的“蟹田稻”,“稻蟹”组合也给他带来了可观收入。
七里海曾为村民带来可观收益
掏鸟蛋、捉蟋蟀、捕鱼、捉螃蟹是杜乃合童年记忆中最欢乐的事情。
“那时候七里海里‘好东西’真多,梭鱼、鲫鱼、鳅鱼、红眼银鱼各种淡水鱼,还有野生虾、蟹和贝类。”杜乃合回忆说。
七里海湿地最出名的还属河蟹,由于水草丰美,螃蟹膏肥体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村里有点想法的人都开始承包七里海的鱼塘,搞河蟹养殖。”杜乃合说,完全不愁销路,当时养殖收入是种植收入的5—10倍。
七里海湿地周边6个镇38个村12万人,几乎分包了湿地核心区大部分水域搞养殖。2012年前后,七里海湿地又开始发展旅游业,农家院、垂钓园吸引着一批批游客,最高峰时日接待游客人数过万。
杜乃合靠着养殖七里海河蟹,开起了农家院、饭店、螃蟹垂钓池,成了当地致富带头人。
繁荣之下的七里海很“受伤”
在热闹繁荣之下,七里海湿地正逐渐失去昔日“光彩”——水面逐年缩小,成片的芦苇在消失。
“就连七里海引以为傲的三宗宝——银鱼、紫蟹、芦苇草都快看不到了。”杜乃合说,那时候村民们没有环保的意识,危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药的使用污染了水体,游客的增多,也增加了生活垃圾。
“当时想利用好这片湿地,让周边的群众富起来。”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徐波坦言,但过度开发利用,让七里海湿地“疲惫不堪”。
天津市政府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把七里海湿地核心区打造成“无人区”,把属于大自然的还给大自然。
2015年,原七里海湿地公园关停,2017年宁河区全面开展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
“一开始想不通,也舍不得。区里的、镇里的干部们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政策,并且政府也给予一定补偿。”杜乃合说,很快我就想通了,七里海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已经给大家带来了那么多馈赠,现在她“生病”了,我们有责任配合政府帮她“疗伤”。
2017年12月26日,杜乃合第一个关闭了农家饭店、螃蟹垂钓池,迁出七里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长久之计
“刚退出来的时候心里空落落的,当年我已56岁,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杜乃合说。
与杜乃合一样迷茫的村民不在少数,考虑到村民的实际情况,宁河区领导多次主动找杜乃合谈心,鼓励这个脑子活、办法多的领头人带着大家探索一条创业新路。
2019年,恰逢天津发展小站稻种植,二次创业的杜乃合承包了生态红线外的上百亩土地,成立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始专攻稻蟹混养。
“这样做可以‘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与蟹共生的水稻不打药、不施化肥,蟹苗能松土、摄食害虫,粪便还可肥田,实现了生态循环利用。”杜乃合说。
杜乃合的农场作为试点,第一年投入30亩地,蟹和稻的收入加起来近20万元,比单纯种水稻多出一倍多。杜乃合还和天津师范大学的专家合作,利用基因选择技术对七里海土著品种的河蟹提纯复壮,让河蟹养殖精准可控。
有了杜乃合的带头效应,稻蟹混养在当地推广开来。宁河区成立技术服务组,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更多百姓开展立体生态种植养殖。同时针对七里海的养殖种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宁河区成立人才联盟,提供各种类型的技术人才。
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董元刚表示,2021年,全区稻蟹综合种养面积已近21万亩,亩均效益增加500元,总产值增加1亿元,稻蟹综合种养已成为农业提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因为消除了从前密集的水产养殖,贯通了水系,水域面积逐步恢复。茂密的芦苇,丰富的鱼虾,吸引来了众多鸟类来此栖息。过去难得一见的东方白鹳、大鸨、白琵鹭、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在杜乃合看来,如今的七里海湿地又回到了“最初的美好”,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