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檬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他是同事们眼中的“老黄牛”,平凡而坚韧、敬业而踏实,他是同事眼中的“偏执狂”,执拗而较真,敬业而朴实。他就是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石林复烤厂(以下简称石林复烤厂)成品包装工序操作业务外包人员——王宏伟。
“对待成品包装工这份工作我是充满着感恩之情的,这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我很满足,也很热爱目前的工作。”王宏伟说。
工作中的王宏伟
1999年,20岁的王宏伟通过劳务公司来到石林复烤厂生产加工车间,成为一名预压打包机业务外包操作工。二十二年过去了,王宏伟从青葱少年变成了沉稳中年,岁月带走了他的青春,却没有改变他对岗位的热爱,这个岗位也记录了他成长、蜕变的点点滴滴。
今天的王宏伟能够熟练背出每次下达的作业计划书,即使作业计划书上包含了客户要求、加工量、加工要求、质量指标等一系列复杂的数据,但王宏伟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加深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一有新的作业计划书下达,即使已经下班了,他都是加班将一张张枯燥的计划书背诵下来。这么多年,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而这个习惯,还要归功于几年前的一次失误,正是那次失误,成就了王宏伟这名石林复烤厂生产加工车间的优秀工作者。
2012年,在生产车间的一次通报中,王宏伟听到了由于生产班没及时对提升油缸进行巡查,从而导致浸油的事,这个在别人眼里无关紧要的小失误,却给他敲响了警钟,王宏伟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他开始深刻反思,并将反思中下定的决心实践到了工作中。此后工作的每一天,他都不断思考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宏伟(左二)正在向班组成员宣读作业计划书。
最后,他想到了背诵作业计划书。曾经的王宏伟和其他所有车间工人一样,只是看看计划书,并不会费心思去背诵,但是为了杜绝此类失误再发生,王宏伟愿意把作业计划书上所有的数据都刻在脑子里,这样就不用再去反复核对参数,就可以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拿来巡查液压打包机,及时掐灭事故苗头,让每一箱烟的质量都能得到保障。他用这种踏实肯干的态度面对每一天的工作,面对每一份作业计划书,而时间也给了这个勤勤恳恳的工作者最好的回答。
在这9年时间里,王宏伟背过的作业计划书已经难以计数,每一份作业计划书上所有的数据和要求,他都能倒背如流,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执行指标的偏差,更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事故。
当客户向他提问计划书时,他总能对答如流,客户当时就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客户感叹道:“连一名劳务外包工人都能做到这种程度,加工质量肯定能得到保障,石林复烤厂是真的把客户放在心上的呀,我们来这里加工是来对地方了。”
而提起王宏伟,同事们也总说:“任何细节都逃不过老王的法眼,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总能发现,佩服佩服啊!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也开始越来越严格地要求自己,都希望让加工车间整体的工作质量更进一步。”如今,“作业计划书‘活字典’”成了王宏伟的代名词。
工作之余,王宏伟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即使生产加工任务已经完成,他也会热心帮助其他同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维修工作是他多年钻研的方向,只要手中的工作一忙完,他便协助同事开展设备维护保养,向专业人员学习维修技能。
“作为一名业务外包工人,石林复烤厂并没有把我当‘外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来自石林复烤厂的帮助和关心,王宏伟总是铭记在心、充满感恩。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的含义。
(图片由赵一檬拍摄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