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欣:向海战场派出“信息尖兵”

时间:2022-04-21 18:31:34       来源:科技日报

受访者供图

刘泽帅  陈 超  科技日报记者 张 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用这句话来形容海军航空大学教授关欣最合适不过。

关欣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军人的干练和果敢。采访中,她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要打赢未来海上信息战争,需要配备哪些电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技术,这是我和团队成员研究的方向。我们就是要让电磁波以及无数由0和1组成的‘战士’,在海上信息对抗的战场上化身无形‘尖刀’,直刺向敌人的心脏。”

前不久,关欣被全国妇联授予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这朵绽放在强军方阵中的“铿锵玫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顶住压力提出新算法

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轰炸。这一事件影响了很多人,当时即将本科毕业的关欣就是其中之一。

同年,关欣放弃了中国科学院的保研资格,选择进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航空大学前身)成为一名军人。“这里有我向往的事业,能够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我无怨无悔。”她回忆道。

即便已经过去多年,可关欣还清晰记得自己的研究项目第一次被专家认可的那一天——

因为突出的工作能力,关欣被选为全军某电子对抗平台型号项目负责人。在一次方案论证会上,由资深专家领衔的总师组倾向使用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的经典算法。关欣却不认同他们的看法,她认为经典算法不适用于新体制雷达的识别系统,难以满足现代海上作战需求。因此,从实战角度出发,必须敢于创新,探索新的技术手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新人,直接反对行业专家的意见,关欣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受到质疑。

为证明自己的想法,关欣白天推演实验、晚上研究完善方案,经过60个日夜的奋战,她提出了3类全新的计算方法。

“正是关欣的坚持,让我们的平台性能远超预期!”结题时,两位总师向关欣竖起了大拇指。

“只有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实现创新和超越。”关欣告诉记者,年轻人需要前辈的帮助,但不能过于依赖前辈,在高新科技领域尤为如此。

入伍23年,关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多项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在装备研制中获得应用,有效推动了装备功能的突破和性能的显著提升。

昼夜奋战解决告警器故障

“只有攻关难题,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这是关欣的座右铭。

为解决某型平台对同一态势不同信源冲突的难题,关欣带领团队成员刻苦攻关,创造性地提出了证据冲突相关数据的确定准则和针对证据冲突原因的分类策略,系统构建了冲突证据条件下的某项推理体系,被国际信息技术权威专家称赞为“证据推理领域的重大突破”。

但关欣并不满足。她清楚,作为一名军人,唯有将科研成果应用在一线部队,把满足部队一线需求作为科研立项的主攻方向和服务部队的首选课题,才能不辜负国家和军队的重托。

一次一线部队作战训练中,某主战机型因告警器故障出现重大险情,训练任务随即停止。关欣接到上级通知,第一时间领受任务,召集团队骨干成员,立刻前往部队实地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与飞行员、机务人员交流,关欣了解了故障基本情况。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故障现象,收集故障数据,在与部队同志短暂研讨后,她决定开展地面试验。从实验方案设计到测试设备研制,从数据读取到算法检测,关欣全程参与了每个环节,一丝不苟地检查了每一步操作,不厌其烦地进行调试、检测、分析……

收集完最后一组数据已是深夜,然而工作并未停止。

短暂休息后,关欣连夜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数据整理和分析研讨工作。军营的夜格外静谧,但会议室里的讨论却特别热烈。时间一点点流逝,门外的哨兵换了一班又一班……

“就是这里的问题了!”关欣和团队成员终于确定了故障的原因。此时,太阳已渐渐升起……

回到学校后,关欣又带领团队成员集智攻关,第一时间拿出改进方案,并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法,告警器的问题迎刃而解,部队的训练任务也得以恢复。

“实验室连着海战场,院校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技术支撑。只要对战斗力建设有帮助,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关欣指着一沓厚厚的调研报告说。

近几年,针对军委、海军关切的军事训练问题,在相关建设领域,关欣创新并发展了目标关联、目标识别理论与方法,实现了理论模型的工程化应用,在信号识别、目标定位等10余项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以实战标准培育海战精英

为战育人是军校教员重要的职责和价值所在。“脱离战场讲授技术原理,教不出能打胜仗的学员。”关欣说。

专业课内容枯燥,为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她经常利用参加重大演训活动的机会深入部队,收集各种图表、数据、案例等新装备资料,坚持把专业知识和军事运用相结合,实现课堂与战场的无缝对接。

某年夏天,为了采集科研项目所需的雷达数据,关欣奔波于大山深处的多个观通站。一天,从某山顶观通站下山时,一场雷雨袭来,由于山路湿滑,她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身旁就是数百米深的山谷,让众人惊出一身冷汗。然而,关欣却笑着擦了擦身上的泥,继续朝下一个雷达站出发。

利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关欣和团队成员成功研制出某型数据系统,其投入使用后,部队官兵赞不绝口。这样的科研经历也成了她课堂上的案例。

“听关教授讲课,就仿佛看到了‘真实’的战场。”一位学员说。

关欣善于为部队“把脉”,更清楚如何给学员“进补”。一次雷达数据处理课程间隙,学员们问:“关教授,我们将来到部队懂装备操作不就行了,还用得着把内在原理了解那么透吗?我们又不去搞科研!”

关欣说:“只有把基础理论掌握扎实,才能够触类旁通;只有把基本原理理解透彻,才能领悟改型的妙处,才能更好适应装备的快速发展。”

在学员眼中,关欣很较真儿,论文中小到标点符号、大到逻辑结构,她都会做出批注。她更能从学员的行文用字中,敏锐地察觉到可能出现的倾向性错误。“未来战争的胜负,或许就掌握在这些学员手里,绝对不能马虎了事!”她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