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疫情冲击 这家企业打造“独家”用实力说话

时间:2022-04-20 13:26:51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浩奇 李超

新一轮疫情冲击着纺织行业,各大企业都在寻找抵御之道,他们靠什么胜出?地处山东小城嘉祥县的山东圣润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润纺织”)找到了门道。

4月18日,圣润纺织又迎来了一批新的订单,使得该企业的设备日夜运转。记者拜访这里时,絮状腈纶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等9道工序变成一件件腈纶纱锭,随即被装上卡车运往下一流程。圣润纺织副总经理贾同旭告诉记者:“腈纶纱是我们的主导产品,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也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圣润纺织车间正在进行刺绣工序。屈昂/摄

腈纶具有优良的性能,由于其性质接近羊毛,故有“合成羊毛”之称。对圣润纺织来说,“独家优势”的形成,得益于20多年来对腈纶纱这一细分领域的专注。

瞄准“腈纶纱”,心无旁骛攻主业

早在创业之初,圣润纺织瞄准了腈纶纱这一细分赛道,错位发展。不过,他们一开始生产普通腈纶纱,但市场局限于山东省内威海、蓬莱等地。

转折点在于科技元素的加入。附加值更高的混纺产品的面世,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创业者们明白,纺织行业具有重资产投资和高劳动密集型双重特性,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将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贾同旭向记者分析:“纺织企业上一套设备,6年回不了本,况且和国内一些地区相比,我们本地的单个劳动力成本要高出近3000元。这两座‘大山’让大企业倍感压力,更把一些小企业挤得‘气息奄奄’。”

2015年起,圣润纺织与周边5家小纺织企业形成“众包”经营模式——圣润纺织为小企业提供原材料和生产标准,小企业代工完成产品基础工序后,再由圣润纺织完成关键工序,产品由圣润纺织统一销售,形成年产10万锭腈纶纱生产规模。

此番创新不仅盘活了岌岌可危的行业内小企业,更打造了“大规模、轻资产”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让圣润纺织成为国内最大的功能性腈纶纱生产基地。

“打造‘长板’、做强‘长板’,必须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贾同旭认为,“节流”是有限的,要想大发展还需靠“开源”,对于企业来讲,最好的“开源”就是不断研发新产品。

20%羊毛=60%羊毛?科技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20%羊毛=60%羊毛?

这个算法在圣润纺织是成立的。据了解,他们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研发的毛腈纱,通过先进技术将价格昂贵的羊毛充分散在纱线外边,用20%的羊毛就能达到60%羊毛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而超柔抗菌防螨、超柔远红外、超柔防螨抗皱系列毛腈纱线新品也相继投产,成为高端市场上的“稀缺货”。

如今,新产品对圣润纺织销售收入的贡献率超过50%。

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产业链的依赖尤为明显,单靠纺厂这一环很难造出高质量纱线。贾同旭举例说,圣润纺织研发的腈纶色纺纱采用独特的先染色、后纺纱工序,原材料进场之前就在上游企业完成染色,前置染色环节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比传统工艺节水减排50%以上。不仅如此,他们还和上游原材料企业定向开发了再生涤纶,一个废弃塑料瓶经回收再利用可造出化纤,再经过复杂纺织工艺生产出涤腈包芯纱,新品降低成本20%,格外受国外市场欢迎。

进入“十四五”,纺织行业在转型升级中进一步树立起崭新形象,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助企业一臂之力。

2021年8月,当地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组织部门干部田忠坤脱产到圣润纺织担任总经理助理,解难题、助发展。后者将惠企政策菜单式、点对点推送给企业;同时,将企业对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嘉祥县制造强县建设指挥部以及有关工作专班,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效益”。

此举帮助企业申请市技改资金500万元,推动企业新增授信3000万元,投资2000万元的功能性与舒适型系列腈纶包芯纱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投产。

关键词: